“贫穷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把贫穷作为一种习惯;落后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把落后作为一种习惯!”近日,中共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下乡调研后说:“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认真思考,如何利用你的眼界、你的知识、你的资源来为老百姓做事。干部由住村到包村,一干几年,能不能让这个村子的面貌有点变化,让老百姓能够增收,这是核心的核心。山西人均纯收入在2600元以下的行政村有6000个左右,这么低的收入怎么奔小康啊?我算了一个账:在乡—县—市—省工作的各级领导干部,估计也有六千人左右。
如果一个人住一个村抓几年工作,我想农村面貌会有很大的变化,我认为它是一个大事业、大功德。我希望大家都有我一样的认知,共同来行动、共同来作为!”袁纯清书记明确要求,干部下乡住村要力戒形式主义;要立足于发展,结合实际,与农民一道确立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夯实发展基础;不能简单地给项目、给钱给物。
今年以来,山西省实行了领导干部下乡住村制度,省委专门研究制定了领导干部下乡住村“六个一”制度:要求下乡住村的领导干部帮助所住村建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开好一个解放思想、促进发展的讨论会;帮助制订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帮助上一个好的致富项目;解决一些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形成一个促进作风转变、推进项目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的决策部署、扎扎实实为基层群众办事:全省卫生行业立即行动了起来、全体医务工作者立即行动了起来……人们的积极性似乎紧跟日增炎热的气温“与时俱进”——住村、包村、扶贫、小康,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经典词语。
“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共道德规范的必然要求,更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自觉行动。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广大员工在为全省妇女儿童健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积极主动为广大妇女儿童健康事业提供义诊、捐助、救助、帮扶活动更是习以为常,赢得社会各界广为赞誉。
进入七月,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持续保持着日门诊2500人次左右、日住院1000人次上下的历史最“高峰”!广大医护人员坚持在高压力、高强度、高负荷、高效率、高质量、无昼夜的状况下,紧张地忙碌在医疗救治第一线,用实际行动创造着医院历史上质量与安全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但无论再忙,关注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关心基层贫困群众身体健康始终是他们心中牵挂的大事!
7月21日早6点30分,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院长白继庚、省卫生厅后勤中心主任时太峰、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人事科长樊瑞华、省扶贫工作队员段立生等一行九人,带着广大员工的嘱托,早早踏上了前往国家级贫困县——天镇县米薪关镇胡家屯村的路程。似乎老天格外关照这些为百姓谋福祉的人们,在“炎热”中不时地撒些“甘霖”降温增湿、压制风尘,护佑着“爱”心使者们一路平安!
为了尽快赶路,大家谁也没有顾上吃早饭,只能在车上啃几口干粮、喝几口凉茶......白继庚院长、时太峰主任更是抓紧时间与大家研究起此次下乡的任务来。上午10时,高速路因故在马连庄收费站前方被封堵,所有车辆都需绕行。大量堆积的车辆开始慢慢磨着、蹭着、挤着、挪着离开高速路。虽然高速运行的汽车减速,但并不能使高速运转的“思维”减速,白继庚院长心里的“高速路”早已飞向了胡家屯村,他仍然心无旁骛地与大家热烈讨论着住村的规划和措施。约摸两个小时的时间,汽车才又由西坪收费站重上高速路,热烈讨论的人们似乎没有察觉到汽车“速度”的变化。
天镇县位于山西大同西部,地处晋、冀、蒙三省交界处,有“鸡鸣一声闻三省”之称,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地貌大部为山区。
米薪关镇共有25个行政村,胡家屯村为其中经济条件偏下的一个村。全村共有409户,1385人,其中青壮年占到人口的一半,为了生计大多外出打工,家中常住的几乎全是老人和儿童。所以,贫穷、疾病和落后成为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如何行之有效地帮助胡家屯村的生存和发展,成为前往实地考察的白继庚院长制定决策时首先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到达胡家屯村时已近下午一点。人还未进村,村子里的“原始”道路,便“亲昵”地与远道而来的“客人”亲密接触。由于前些天刚下过大雨,未经任何修饰的泥土路面,已被浸泡成厚厚的泥潭。为大家带路的米薪关镇党委书记宋奕、镇长郝平乘坐的汽车深深陷入淤泥中不能自拔。大家不得不下车用秸秆、铁锹等在车轮下铺垫,在加上人推、肩扛,好不容易才使汽车脱离了困境,但大家一个个被弄得满脸、满身都是泥浆点子,汽车也只好全部顺原路退出另寻进村的路径。
生怕怠慢“客人”的主人——胡家屯村党支部书记王天成自己也变成“泥人”似地还连声“数落”着道路的不是。一进村子,他就把大家带到自己家里,热情地用“原生态”的饭菜为大家接风洗尘。白继庚院长、时太峰主任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立刻脱鞋上炕盘腿而坐,与大家一起吃起纯天然、无污染的家乡饭:玉米、大葱、土豆、大烩菜……大家边吃、边唠着自家生存、建设、发展的大计。
村支书是个不善言辞、老实巴交的庄家人,粗犷的外表下面是一副淳朴的热心肠,他断断续续的表述组成了下面的文字:当地主要经济作物为玉米、山药等传统农作物,并且要靠“天”吃饭。村子里没有任何工业、加工业。副业就是各家各户根据家境喂养的牛、驴、羊、猪等家畜,但多了也养不起。由于村里一半以上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家中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使得靠“天”吃饭的村子里缺乏壮劳力,经济发展非常缓慢。“贫”“病”交加,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白继庚院长边听情况介绍,边与大家一起认真分析了村子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并研究了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白继庚院长郑重承诺:第一:针对村里打了三口机井而无电运行的情况,医院决定以最快速度,用现金为其购买一台变压器,并尽快与县供电局联系安装满足生产需要;第二、医院将全力完成村卫生室的建设,配备相应设备等。白院长还就村委会构筑围墙、垒河坝等事宜进行了讨论,待科学论证后再组织实施。
随后,在县卫生局副局长李志义的陪同下,白院长在村卫生所向村医详细了解了村子里常住人口的主要发病情况和救治措施,并认真地察看了药品柜上摆放的各种药品的有效期限、生产厂家和剂量、剂型等,还反复嘱咐村医一定要保证群众的用药安全和合理使用抗生素。他还就建立村民健康档案、做好老人、儿童的健康保健、儿童预防接种、老年病和慢性病防治、患者输液打针等一系列问题对村医进行了具体指导。
在即将完工的村新建卫生室里,白继庚院长仔细查看了诊疗场地,认真听取了所需的医疗设备、病床、人员培训、信息宣传等,要求随行人员认真做好记录:“事关党和政府威望、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基层群众健康、事关白衣天使声誉,我们有责任、有能力,一定完成好党交给的扶贫任务!”白继庚院长斩钉截铁地说。
下午三点十分,白继庚院长一行来到了一户村民家中探访。家中的年轻人均已外出打工,两位已79岁高龄且多病的老人,带着3名患有疾病且年幼的孙子一起生活,家境十分困难。白继庚院长详细询问了孩子们的读书、就医、保健情况,详细了解了两位老人的健康状况,他很动情地说:你们的孩子外出打工本身就是替党和政府分忧:一是为了家庭早日摆脱贫困;二是促进家乡经济发展;三是为祖国建设出力。你们两位老人不顾年老体弱全力当好他们的好后勤,真是太不容易了!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为保障你们的健康服务。我们会尽我们的一切力量帮助胡家屯村发展和建好卫生所,让你们远在他乡的亲人们放心!白院长让老人家要经常量一量血压,检查一下健康状况,并让身边的同志,再来时要为老人带一些简便、实用的血压计等设备。同时,也叮嘱村医:村里流动人口较多,要尽快按户建立起健康档案,做好对老人、儿童疾病的防治工作,要对慢性病长期进行监测、加强健康管理等工作。“群众有病找我们,是对我们最大的信任,我们必须对他们的生命健康负责,不能有丝毫懈怠!”白继庚院长反复叮嘱。
白继庚院长对村子里的各种农作物、各种中草药,真是太熟悉了,每一个品种他都能叫得出名字,说得出性状、特点、用途。他在入伍前曾做过“赤脚医生”,用中草药为群众治过病。他无华的语言和朴实的作风,一下就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很快就消除了大家的陌生感,“无言”的村支书似乎话也多了起来。
在新落成的村委会办公室里,白继庚院长与村支书详细研究了胡家屯村发展建设、学童教育、生态养殖、副业生产、用水用电、道路规划等,表示会尽全力做好帮扶工作。
白继庚院长还登上村头的一个高地,察看了整体村容村貌,为制定整个帮扶计划,他要做到胸有成竹。
白继庚院长、时太峰主任一行还前往张家窑村,与村支书兼村长张忠进行了交谈和研究了帮扶计划。
两天的实地考察,拉开了省儿童医院、妇幼院和厅后勤管理中心落实省委、省卫生厅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的序幕,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后续“节目”即将展现……用心血和爱凝炼出的“精品”必定是“群众实惠、群众满意”:因为大家心里时刻装着党、装着人民!
(2012-3-16)
驻地记者 董奇光